多晶硅“高库存”与组件“弱需求”并存,光伏产业链四季度震荡盘整
在中游环节,硅片和电池片企业近期通过调价试图修复盈利。东吴证券的研报显示,9月以来,硅片头 部企业率先报涨,大部分企业已完成价格调整。随着价格回升,部分尺寸硅片毛利已由负转正,其他尺 寸虽未盈利但售价已可覆盖现金成本。同期,硅片产量环比增长5.37%,企业开工率维持在52%—80% 之间,反映出供应端仍具弹性。 然而,价格上涨并未完全传导至下游。电池片环节尽管排产规模稳中有升,9月全球电池片排产达约61 吉瓦,环比增长4.86%。但受组件端压力传导,部分企业计划在10月适度下调排产。东吴证券指出,电 池片作为"夹心层",议价能力较弱,尽管短期价格波动有限,但在上下游挤压下仍难以实现盈利扭转。 截至9月28日,电池片单瓦亏损为0.01元。 硅业分会调研指出,当前硅片市场仍处于博弈阶段,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尽管部分企业为回笼资金小幅 降价出货,但多数企业在成本支撑下挺价意愿强烈。展望四季度,随着上游多晶硅企业检修减产计划逐 步落地,硅片供需关系有望边际改善,但受制于终端组件需求疲软,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预计将维持弱 势盘整态势。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在产能扩张与终端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下,持续处于深度调整期。尽管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