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变成市值:OpenAI的“自救时刻”
马斯克大概没想到,自己十年前联手创立的那家"非营利AI实验室",如今会以1万亿美元估值,叩响华 尔街的大门。 据市场消息,OpenAI正在筹备上市,计划最早于2026年提交IPO申请——这将可能成为人类资本史上最 大的一次融资事件。 但这不只是一次商业IPO,更像一场"文明层面的自救"。 这家公司曾代表硅谷理想主义的最后防线,以"确保AGI造福全人类"为使命;如今却在以商业契约和金 融杠杆的形式,重新定义智能的归属权。 账上每赚1美元要花2.25美元,却签下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的基建协议,与微软、英伟达、AMD、甲骨 文、博通等巨头绑定命运。 它不是在融资,而是在自我续命。 在技术与资本的交叉点,OpenAI用IPO换取合法性,用股价取代信仰,用市场的逻辑为"人工智能的未 来"定价。 这不是AI的终章,而是全球AI秩序重组的起点。 01|OpenAI被迫走向IPO OpenAI并不是主动要上市,而是被迫走到这一步。 它手里握着人类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却正面临一个最传统的商业困局,资金快烧光了。 据媒体报道,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45亿美元,但同期支出远超营收。根据The Informati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