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秋”让我们贴近自然
Ren Min Ri Bao·2025-10-31 08:07
国庆、中秋假期,一名游客带家人驾车前往内蒙古旅游,看到路边田间有许多机械化收割后遗落的土 豆,问老乡能不能捡,老乡不仅慷慨同意,还大方地送了他装土豆的大口袋。这段"捡秋"视频在社交平 台迅速引发关注和热议,网友表示这仿佛"大草原上的赶海"。 "捡秋",又称"拾秋",原本是指秋收后在田地里捡拾遗落的果实,避免浪费。而今,这一行为有了新的 内涵,成为融合旅行与教育、亲近自然且可以全家参与的游玩新形式。在"捡秋"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在 大自然中体味别样的假日,一场旅行也能借此成为一堂没有围墙的自然课。 从教育角度看,"捡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学思路:把课堂搬到田间,让孩子们不再隔着屏幕认识世 界,而是亲手触摸大地,观察并感受作物的生长,以接地气的方式体验生活。 (《人民日报》摘编自《内蒙古日报》,原题为《"捡秋"背后的文旅密码》) 从旅游发展角度来看,"捡秋"代表着一种"全家动员、贴近自然"的旅行潮流:一家人共同配合找土豆、 挖土豆、装土豆……这样的旅行记忆,远比千篇一律的景区合影更令人印象深刻。"捡秋"走红,还能推 动本土农业资源和相关品牌为更多人所知,提升品牌影响力。 也要注意,应"捡"之有度,适度、文明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