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精炼:AI电力投资的核心机会与布局逻辑
谁能想到,当大家还在盯着AI芯片"卷参数"时,真正卡脖子的居然是——电! 就像顶级跑车没油跑不动,AI再牛的算力,没有电力撑场也只能"趴窝"。微软CEO纳德拉直言:"缺电导致大量GPU闲置,相当于买了顶配电脑却没插座", 美银更直接点破:"没有电力,就没有AI"。 如今的算力体系早已不是"芯片独大",而是"算力≈(芯片+存力+连接力)×电力"的乘法游戏,电力直接从"辅助角色"逆袭成"核心瓶颈"。关键数据很实在: 2030年中国AI总资本支出将达2-2.5万亿元,其中电力、冷却等"非IT基础设施"就占8000亿元;到2035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可能占到全球总用电量的 4%,较2025年直接翻倍。 这波增长可不是空穴来风:单机柜功率从15kW飙升到50kW+(堪比从电扇升级到中央空调),超算中心从百兆瓦级冲向吉瓦级,再加上液冷普及让散热功 耗占比从10%涨到25%,电力需求直接"爆炸式增长"。而我国坐拥三大优势:电力产能足、电价比海外低30-60%、电网网络完善,正好契合我们5月份"美国 算力中国电力"的核心预判。 01 短期机会(1-3年): AIDC电源与电气设备的确定性红利 更关键的是,电源转换效率每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