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学生说烂梗更可怕的,是大人也说
3 6 Ke·2025-11-06 02:49
比小学生满口网络烂梗,爱说"包的"更让人担忧的事,是当下语言的僵化、套路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思维能力退化。 "包的""受着""我善""破防""那咋了""绝绝子""你个老六""尊嘟假嘟""我勒个去""我做不了一点"…… 江西一位小学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们回敬她一连串网络热梗,她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 "喜欢说这些话的是偷懒的人,因为只要说这些话,他就可以停止思考。当你脑袋里只有热梗时,那些优美的语言都被覆盖了,成语、谚语,歇后语都不 会用了。" (图/社交媒体截图) 杭州有家长叮嘱孩子快点写作业,孩子回"那咋了";提醒"饭菜要凉了","那咋了";提醒"好好说话",依然是"那~咋~了~"。 比小学生满口网络烂梗,爱说"包的"更让人担忧的事,是当下语言的僵化、套路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思维能力退化。 01 网络热梗,互联网时代的"方言" 对小学生而言,热梗像是一张"社交入场券",而对成年人,则更像一个"情绪减压阀"。 语言不仅与沟通有关,还能提供强烈的归属感。使用圈内的黑话和俚语,是确立自己人身份的一种方式。 孩子为何热衷网梗?社交需求与传播特性是两大推手。作为被手机和算法早早俘获的一代,网络用语几乎是他们的母语,简直无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