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需求分析的双层陷阱
Sou Hu Cai Jing·2025-11-07 05:15

在BI项目实施的漫长征途中,需求分析阶段如同勘探地图,其精确度直接决定了整个行程的顺畅与否。许多团队在此折戟,并非因为技术不精,而是跌入了 需求分析中那些或浅或深的陷阱。这些陷阱,可大致归为两类:易见却常踩的"浅层陷阱"、隐蔽而危险的"深层陷阱"。 一、第一层:浅层陷阱——源自沟通与经验的缺失 这类问题通常直接可见,却因沟通草率与经验不足而屡屡发生,不断消耗着项目团队的精力与信誉。在浅层陷阱中,最典型的两个问题分别出在数据的"内 在严谨性"与"外在友好度"上。 1. 内在严谨性:指标计算口径问题 当甲方提出"我们需要毛利率指标"时,新手往往直接套用公式(收入-成本)/收入。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界定"收入"与"成本"。是否应剔除退货、赠 品、内部测试订单及员工折扣?忽略这些过滤条件,得出的指标却无法真实反映盈利状况,更会引发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之争,最终导致BI系统可信度崩塌。 解决之道在于建立并严格执行一份活的"指标字典",为每个关键指标明确定义其分子、分母及所有过滤条件,从源头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1. 数据粒度的选择,是分析与性能的权衡 将数据粒度简单设为"最细"或"最粗"都是危险的。仅存储"月度-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