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观察|解锁国贸商圈的迭代密码
Sou Hu Cai Jing·2025-11-11 23:13
从1985年破土动工的第一期工程,到如今涵盖9栋核心建筑、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超级综合体,国贸 商圈的四十年变迁,正是中国商业发展的缩影。 天生自带"国际范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的商业格局集中在西单、王府井等传统商圈。彼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 国急需一个面向国际的贸易窗口,国贸商圈的前身——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应运而生。 在国贸中心一层的历史陈列区展柜里,一张泛黄的设计图纸上标注着1985年的开工日期,旁边的老照片 里,戴着安全帽的建设者们正围着刚封顶的一期主楼欢呼。"当时东三环还是农田和简易厂房,谁也没 想到会建起这么一座'摩天大楼'。"国贸商城的一位老员工指着照片里的商场入口介绍,"1989年开业 时,一楼的进口商品柜台前排起长队,很多人专程从天津、石家庄来,就为了看看'国际范儿'的商场是 什么样。" 国贸一期的1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堪称"商业巨鳄"。当时商场内聚集了全国 罕见的进口腕表、高端化妆品专柜,成为北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商业载体。"1992年在这儿买了 一块瑞士手表,花了我半年工资。"已退休的陈女士回忆,"那时候能在国贸消费,是身份的象征。商场 里的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