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经评论:跳转广告的“是非账”并不难算
BABABABA(US:BABA) Jing Ji Ri Bao·2025-11-12 00:00

一则引发反感的广告可能会伤害品牌形象。解决跳转广告,一方面,监管部门应持续施压、细化规 范、强化执法;另一方面,淘宝等广告主也应主动负起责任。 近日,一则"淘宝跳转广告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尽管消息真实性尚待核实,却迅速登 上热搜。对常年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用户而言,这新闻虽有些突然,却并不意外——毕竟,"跳转广告"早 已是网民集体吐槽的"流量梗"。 比如有网友直言,"致所有APP的一句话:我想打开淘宝,我自己会打开。"还有用户喊话:"打开 哈啰单车和高德导航的时候,淘宝你知不知道我用这两个软件都是要干正事、干急事?"这些戏谑中透 着无奈的声音,说出了用户对频繁、强制跳转广告的普遍反感。 要厘清责任,首先要搞清楚广告投放的机制。跳转广告通常涉及两个主体:一是淘宝这样的广告 主,即"甲方",负责花钱买广告;二是承接广告并具体展示的各类APP,也就是"乙方",它们才是用户 直接使用的载体。一般来说,淘宝等甲方购买的是广告曝光服务,至于广告如何展示,是弹出还是跳 转,往往由乙方APP或其代理公司自行决定。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双11"等大促期间,淘宝等甲方会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但用户从外部APP"摇 一摇"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