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杀死好战略的,往往不是对手,而是你的公司“黑话”
3 6 Ke·2025-11-12 01:26

企业制定战略时往往初衷良好。领导者希望借此鼓舞人心、激发活力并凝聚共识。然而,战略表述中充斥着诸如 "创新""卓越""敏捷" 等抽象词汇,这些 本应助力前行的话语,却常常如迷雾般让人困惑,而非发挥推动作用。它们非但未能明晰前进方向,反而在本应团结的团队中引发误解、造成混乱,导致 行动偏离正轨。 为了有效实施战略,企业必须掌握平衡清晰性与具体性的艺术,既不能过于刻板规定,也不能限制过多。当宽泛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具体、贴合 实际情境的行为,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看到、理解并践行时,战略才能成功落地。 问题并非出在目标宏大,而是企业语言过于模糊,更像是罗夏墨迹测验(注:一种投射心理测验),而非路线图。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读。当成 千上万的员工各有各的理解时,执行就不可避免地会偏离方向。 这一问题涉及心理学和文化两方面。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会依据个人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解读。从文化层面来讲,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和组织背景 下,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结果便是,领导者自以为传达了清晰的愿景,而员工却在默默纠结其真正内涵。 为了有效实施战略,企业必须掌握平衡清晰性与具体性的艺术,既不能过于刻板规定,也不能限制过多。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