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瞭望丨“手到擒来”的微观“快递员”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11-13 02:23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周姝芸 在显微镜下,一滴水可以奇妙得像一个城市。最近,这个微观"城市"里迎来了一名"快递员"——中 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最新研发的3D微纳机器人。它的尺寸仅为40微米左右,比头发丝的直径还要 小,却能像机械手一样完成抓取、运输和释放颗粒、细胞的精密任务,在微观世界实现"手到擒来",为 未来精准医疗开辟了新路径。 "我们的出发点,是想要克服当前微纳机器人的局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 学中心研究员郑美玲介绍,目前微纳机器人多采用单一材料体系,功能难以扩展,在复杂环境中,要实 现多刺激协同控制、完成多步操作,是科研界面临的挑战。 基于此,团队提出了一个新思路:采用多材料多模块加工微纳机器人。 谈到为什么选择"手"的造型,郑美玲说:"生活里,我们常用手抓取物体,所以在设计时,首先想 到了仿手型的微纳机器人。不仅如此,这只微型'手'采取双手向上托举的姿态,手掌部分能够灵活开 合。相比于封闭的结构,手指的开放造型更便于观察目标颗粒,也能在释放时更加灵活。" 如何做出这么精巧的"手"?科研人员表示,依靠的是"微观画笔"——飞秒激光直写技术。 微观"托举"的灵感 微纳机器人是什么?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