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欧洲印度化!安世事件启示:退一步可能丢科技话语权!
Sou Hu Cai Jing·2025-11-13 21:43
2025年10月,荷兰突然对安世半导体动手,把公司直接强制接管,理由是"技术转移风险"。这理由看上去挺冠冕堂皇,真掰开了看,不过是给大西洋联盟的 对华技术围堵找个漂亮的说辞。比起商业争执,这更像是一次政治宣示,跟2024年的新能源车关税战是一条线上的事。 荷兰经济事务部长甚至话说得很死,公开表示关键科技必须隔绝中国影响。这种把经济问题硬拽进政治圈的做法,欧洲自己也清楚后果。更早在2025年9 月,欧盟刚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把半导体供应链列为高度敏感领域,这等于提前铺好了法律地毯,让类似安世这样的剧情容易发生。 看似有底气,其实欧洲心里也虚。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新能源车对欧出口逆势上涨了52%,但欧洲车企在中国的销量却掉了42%。这种不对称的依赖摆在 台面上,欧洲就陷在一个怪圈里,既怕中国技术崛起,又怕真正撕破脸失去中国市场。 从结果看,安世事件已经被推上了中欧关系的风向标位置 。它不只是荷兰自己的意气之争,更是欧洲在战略产业上跟着美国亦步亦趋的缩影。 中国手里不是没牌。稀土、光伏这些反制筹码一旦打出来,效果一定显著。但问题是,一刀切可能反而把欧洲逼得更快完全倒向美国。看看德国的态度,10 月初德国车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