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手艺焕发时代活力(乡村观察)
Ren Min Ri Bao·2025-11-13 22:10
盛一原在介绍锡雕工艺品。 本报记者 顾仲阳摄 永康市掌声工坊艺术馆馆长、永康金属雕市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程志芳在制作银器。 叶文彬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永康市墨时草木染非遗工坊产品展示室一角。 本报记者 顾仲阳摄 日前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级非遗锡雕代表性传承人盛一原在"灵动浙江"展厅开 设"非遗小课堂",手把手指导观众体验锡雕制作,现场摆设的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美感的锡雕作品,吸 引了不少国外商家驻足洽谈。 国家级非遗亮相全球经贸盛会,传承千年的永康五金技艺,凭借精湛的制作工艺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以 开放的姿态对话世界。 拥抱新技术,非遗焕发新生机 永康锡雕可追溯至五代。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材料的普及和锡原料价格的高企,纵使2008年被列入第二 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门千年手艺也一度面临"人在艺存,人亡技绝"的困局。 浙江永康古有"百工之乡"美誉,今为"五金之都",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0项。然而, 随着时代变迁,以五金制作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非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度与大众生活渐行渐 远。 乡村全面振兴要走文化兴盛之路。永康市因地制宜,活态保护,创新传承,让民间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