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国健专利狙击麦济生物,估值26亿的IPO之路暗藏三重风险
一、专利之争:从职务发明到核心资产危机 麦济生物与三生国健的恩怨始于人员流动。2016年,曾任职于三生国健的张成海、朱玲巧等人创立麦济 生物,不到一年便提交了IL-4R抗体相关专利申请。三生国健随后提起诉讼,指控其为"职务发明"。法 院在审理中发现,2015年三生国健内部邮件中已存在与麦济专利高度相似的研发方案与实验数据。2020 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决相关专利申请权归属三生国健。 尽管麦济生物在后续专利布局中剔除了争议专利,但其核心产品MG-K10仍依赖同类技术。如今,三生 国健再度发起专利无效申请,若成功,麦济生物将失去对MG-K10的知识产权屏障。证监会也在反馈意 见中明确要求麦济说明:专利纠纷是否构成上市实质障碍。 三生国健与麦济生物围绕IL-4R抗体专利的争夺战再度升级。11月3日,三生国健公开表示,已向国家知 识产权局申请宣告麦济生物核心专利无效,直指其当家产品MG-K10的命脉。这场纠纷背后,不仅是两 家药企的技术归属之争,更暴露了麦济生物在冲刺港交所之际面临的专利、财务与市场竞争三重压力。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即便MG-K10成功上市,麦济生物也难以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IL-4Rα靶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