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离职”生意经 警惕虚构身份割韭菜
Bei Jing Shang Bao·2025-11-16 15:52

"月薪×万,还是离职了""25岁的我勇敢从大厂离职""37岁,年薪百万,我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从大厂 裸辞,如今过得怎么样"…… 据新华社报道,"大厂离职"类帖子在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一些博主虚构大厂前员工、高管身份,通过蹭 大厂流量提供名不副实的服务,以求实现引流卖课等商业牟利。 博主是否就职于大厂以及在其中所担任的具体职务,大众很难掌握真实情况。即便面临平台的身份认 证,依然有一整套黑灰产助力其逃避监管的视野。 对于博主分享的信息,用户很难判断真假。尤其是不少想要求得经验帖的用户,就是因为"不知情"才会 对这些内容博主产生诉求,反过来自然也容易听之信之。 除了利用信息差,虚构身份引流还利用了普通用户维权难的困境。面对造假博主,调查取证繁琐、对方 换号切换平台等问题,维权门槛极高,而最终成功的概率却极低。 大厂本厂,也深受困扰。今年9月,抖音副总裁李亮就曾发文回应,部分机构反复发布此类虚假帖子, 无奈之下起诉了其中比较猖獗的一家。由此可见,其对企业形象的侵害、对网络传播秩序的扰乱非同寻 常。 任由此赛道疯长,对于真实经验的分享者与求职者均无益处。虚构的身份往往只是博主用来引流的关键 词之一,更多博主所做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