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比世界级标杆商业,中国新一代商业的关键差距是什么?
3 6 Ke·2025-11-18 02:56

在研究了解国外标杆商业案例时,你有没有关注到,那些极具影响力的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用一句高度凝练的"存在宣言"定义自身——曼谷ICONSIAM 以"汇聚泰国之美、连接世界"(Icon of Eternal Prosperity)为使命,将国家文化转化为世界级体验;东京麻布台之丘高举"绿色与健 康"(Green&Wellness),重构都市人与自然的关系;歌舞伎町塔喊出"好きを極める場"(极致热爱之所),让兴趣成为社交与消费的原动力;巴黎老佛 爷百货则以"Go for Good"推动责任时尚,将伦理价值注入奢侈品叙事。 这些看似"务虚"的口号,实则是战略级的价值锚点——它们回答的是"我是谁""为谁而来""创造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这些项目不再是单个商业设施,而 是城市叙事的一部分。它们通过空间承载国家文化、社会价值与时代议题的表达,形成了"以愿景为核"的城市节点。对比之下,中国的多数商业项目还停 留在"项目逻辑"层面——它们能建、能招商、能运营,但尚未成为城市精神与公共生活的代表者。这种策略导向的思维,在功能竞争时代确实高效,却难 以支撑商业体从"业务单元"跃升为"城市节点",并会成为制约中国商业走向世界级的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