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用“巧手” 火箭有“慧心”
Ren Min Ri Bao·2025-11-18 04:00
伸出"脚"刹停锭子,探出"手"吸出断头,再将断头穿过钢丝圈、导纱钩、前皮辊,放进纺织通道, 纺纱机重新运转起来。 "断头找得准、接得好,徒弟超过了师傅。"在有百年历史的江苏省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 司,"金牌接线工"王璠最近有了一群特殊的"徒弟"——几台通体雪白、带着机械臂的智能巡检接线机器 人。 "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数智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锡一棉董事长蔡赟说,全 球纺织业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公司研发生产高支纱,但要纺出附加值更高的300支纱,相当于要把1 克棉花拉成500米长的纱线。纺纱中一旦纱线断裂,人工很难发现并迅速接好,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为解决难题,无锡一棉与东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制出的智能巡检接线机器人于今年初正 式"上岗",可自动接收传感器发出的断线报警信号,并自主巡游、完成接线。 记者在细纱车间自动值车区看到,过去需要12名工人3班倒运作的70多台细纱机,如今一名老师傅 带着4个"徒弟"即可轻松管理,劳动强度降低30%、生产成本下降11%、生产效率提升15%。"数智化转 型后,生产出的高支纱产品可满足国内外各大品牌需求,还助力我们开发自主品牌。"蔡赟说,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