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肥人“天塌了”!刷到的“协和专家”竟是AI换脸,整治伪“分身”难在哪
Bei Jing Shang Bao·2025-11-18 05:48

全文共2589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律师表示,因AI技术逐渐成熟,操作门槛逐步降低,并且不法商家违法成本偏低,目前多数案件仅处行政拘留或小额罚款,民 事赔偿数额有限。 北京商报记者丨刘洋 程靓 11月17日,话题 登上微博北京同城榜,截至发稿,该话题阅读量已超282万。据悉,北京协和医院不少知名专家被AI换脸,用 于"养生""瘦身"等虚假宣传,甚至还有不法商家利用AI生成假医生,打着北京协和医院的旗号销售各类商品,误导消费者。 有分析认为,目前AI换脸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即便违法行为被查处,其违法成本偏低,承担后果较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同时,其伪造内容传播快,受害者和执法部门难以全面固定证据,被侵权者维权难度较大。未来的治理格局是攻防两端AI技术 的持续博弈与共同进化,"用AI治AI"是应对深度合成技术滥用的重要思路,但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护栏,让技术创新在法治 轨道上行稳致远。 违法成本低 在某社交平台上,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协和医院于康教授"的词条发现,目前还有不少与该教授有关的健康饮食科普短视频在传 播。以其中某条打出"于康教授:你知道吗?这7种水果对身体好处非常多"的短视频为例,该视频只能看到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