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死在量产上
SIASUNSIASUN(SZ:300024) 3 6 Ke·2025-11-18 12:02

具身智能,可能是过去两年最火的赛道了。但谁也没想到,赛道上的第一声倒下,会来得这么快。 2025年11月,K-Scale Labs(KSL)CEO Benjamin Bolte(本杰明)发出长文告别信:解散团队、全额退款并开源所有技术。 KSL可不是无名之辈。去年刚刚成立就拿了三轮融资,并连发了两款产品,拿到超过200万美元订单,其中包括OpenAI机器人业务负责人Caitlin Kalinowski。 KSL的倒下不仅是一桩创业失败。它揭开了一个在欧美机器人行业内部早已存在的裂缝: 缺乏本土完整供应链后,绝大多数初创公司没有能力独立承担量产门槛,更无法在价格上给出具有竞争力的方案。 可就是这样一家风口上的明星公司,却倒在了量产的前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钱量产了。在这一年里,KSL只做出了大约10台K-Bot原型机,每台成本超过10万美元。 正如本杰明在告别信中最后所写的那样: "宇树科技、加速进化、众擎、松延动力等中国竞争对手,已经筹集到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资金,而西方同类企业几乎没有实现真正的量产交付。" 现金储备仅40万美元,血是怎么流干的? 2025年11月5日,KSL CEO本杰明向预购用户发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