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针一刺 尽显神韵(传承)
Ren Min Ri Bao·2025-11-18 23:30

斜阳透过窗棂,在工作台前投射下细碎光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仙居花灯市级代表性传 承人陈建伟俯身执针,比头发丝稍粗的绣花针在宣纸上轻点游走,随着针孔绽成连绵的虚线,牡丹花瓣 的弧线逐渐鲜活了起来。 "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这便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陈建伟手上的活计不停,将仙居花灯历史娓娓道 来。 仙居花灯又称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几十年前,仙居花灯技艺几近失传。1983年,曾 任仙居县皤滩乡文化站站长的李湘满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皤滩古镇有一种造型别致、制作精美且没有 骨架的花灯,当地人称它为"唐灯"。他走遍仙居各乡镇,甚至赴东阳、义乌,寻访散落民间的制灯老艺 人,收集残存图纸与口述技艺,最终复原了失传50余年的"唐灯",并陆续挖掘出27个传统品种。 2006年,仙居花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9日 14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先要选择高纯度、轻薄柔韧、透光均匀的珠光纸和色卡纸,以事先设计好的图纸的尺寸,裁剪相应的纸 张,对齐后以纸锥定位,开始凿花。凿花后,要粘贴一层拷贝纸。这之后,灯片需再次用熨斗烫平 整……这些步骤,陈建伟早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