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告别“拎马桶”!上海三十年接力塑“人民城市”新坐标
XZBXZB(SH:603040) Xin Hua Wang·2025-11-19 01:30

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郑钧天、唐斯琦)上海最后1万余户家庭告别"拎马桶"!坚持不懈推进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工作,历时三十多 年的"民生工程接力",在这座超大城市画下温暖句点。 今年9月底,徐汇区漕溪三村的两幢"小梁薄板"住房被拆除重建后竣工交付,项目实现了居民100%同意。"终于住进有独立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的 新家了,周边配套也更完善了。"老城厢里的爷叔阿姨们说。 拼版照片:上图是改造前的漕溪三村小区居民共用厨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是拆除重建后的漕溪三村小区室内独立厨房和卫生间(10 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城市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杨浦区控江路1039弄,张忠一家四代九口人曾挤在18.4平方米的房间里,马桶就安放在离地铺不远的角落。弄堂 里的居民们清晨"拎马桶"的生活延续了几十年。 超大城市治理的智慧在哪?在改造中一诺千金的重,一针一线的细,融入天井里的商议、弄堂里的共识。 为化解82岁独居徐阿姨的担心,定海路街道干部带着卷尺上门十余次,在狭小的厨房里一寸一寸测量,承诺"保证留出一米宽通道,绝不影响您走 路"。两个多月后,徐阿姨摸着崭新的卫浴设施流下泪水。 从"住有所居"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