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出海踩坑实录
3 6 Ke·2025-11-19 09:58
"我曾经花了5个月,做了一款没人用的大模型。" 去年4月,刘天强期待拿下美国一家快时尚零售公司的大单,为对方开发一款用AI生成产品上身图的B端产品。带着团队干了整整5个月,产品迭代的重要 关头,刘天强没等来最后的签单通知,却等来了客户公司被并购、项目中止的消息。 刘天强是2025年出海Agent创业队伍里的一员。这批出海人大多有留学背景,成长于国内或海外大厂,为了拿到美元投资连公司都一早注册到了新加坡或 美国,推出的Agent产品是全英文版,宣发也瞄准海外,他们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家最普通的海外创企。 这样彻头彻尾的"海外化"对于初创团队来说益处多多。"20家公司,19家在出海。"CrePal.ai(AI Video Agent)创始人刘嘉铭这样概括国内AI Agent团队 的现状。同一款AI产品,在海外能比在国内获得5倍差异的收益,这背后是海外用户更成熟的付费意识。对于AI Agent这类每一次输出都伴随着token消 耗、费用产生的产品来说,创企直接做海外版Agent产品几乎是必然的。 爆火3个月就迁向海外的Manus是一个代表,去海外"找钱"是创企们的共识。在国内投资缩紧,投资看"人"的同时,拉不来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