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未见,营销先行:eVTOL这一波是“先吹为敬”还是“风真来了”?
2025年11月,小鹏汇天迎来其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位于广州黄埔的全球首个"万辆级"飞行汽车工厂已超越设备调试阶段,正式进入试产节奏,首台"陆地 航母"飞行体于11月3日在此下线。紧随其后,在11月5日的科技日上,公司重磅发布了A868全倾转旋翼 飞行汽车,展示了其双线并进的产品路线图。坚实的资金后盾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24年8 月斩获的1.5亿美元B1轮融资与2025年4月落地的12.6亿元银团贷款,共同构成了其研发与量产的资金双 支柱。 这一系列密集的实质性进展——从量产线贯通、产品发布到资金到位——使其在2025年末以每周多个热 搜的频率占据科技版头条。 这份热度并非个例:时的科技 7 月官宣阿联酋 10 亿美元意向订单后,9 月便在珠海航展搭建千平米展 台;亿航智能将 EH216-S 的七机编队表演搬至广州塔前;峰飞航空带着货运 eVTOL 登上春晚重庆分会 场…… 当中国近 10 家 eVTOL 企业集体加速品牌曝光时,低空经济已从技术探索期滑入 "营销化阶段"。这场 以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为代表的曝光竞赛,折射出行业 "五抢" 大战的显性特征,而营销狂欢与技术 落地的时差,正悄然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