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五年期存款产品退潮,迟来的银行负债端“自救”
近期,多家银行对长期存款产品的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一边,部分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直接取消或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另一边,国有大行与股份 制银行也纷纷停售五年期大额存单,形成同步收紧的行业态势。 与此同时,一些村镇银行还同步下调了多个期限的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幅度最高达10个基点。 这轮覆盖各类银行的密集调整,既是净息差压力持续传导至负债端的直接体现,也是银行体系对利率传 导梗阻的主动"纠偏",反映出在政策引导与经营压力双重作用下,银行业正加速优化存款结构、压降负 债成本。 从监管视角看,人民银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初衷并非让某类存款产品消 失,而是旨在打通利率传导的堵点。 过去,贷款与存款利率下降不同步所形成的"内卷式竞争",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通过推动高成 本长期存款有序退场,有助于银行构建更加合理、与自身经营更匹配的负债体系,使存款利率更灵敏地 响应LPR变动,从而畅通"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链条。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也为未来进一步降准降息预留出必要的政策空间,确保宏观调控能够 更加精准、有效地直达实体经济。 对储户而言,五年期定存的退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