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蔡伟:社融结构优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房地产转型步入新稳态
Zhong Guo Jing Ying Bao·2025-11-20 02:09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30.0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一宏观数据背后,资金究 竟流向了何处?其对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 毕马威中国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轮社融高增主要由政 府债券驱动,资金重点投向了地方化债、科技创新及民生保障等领域,结构优化特征显著。同时,信贷 资源在政策引导下正加速向科技、绿色、普惠等关键领域倾斜。他认为,这种变化正通过盘活低效资 金、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复苏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注入新动力,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模式转变与居民 资产配置多元化也预示着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社融结构持续优化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报》: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这是否说明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了企业 创新与公共项目,从而为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种结构优化可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蔡伟: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高增由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共同驱动,分别占比38%和48%。其中,政 府债券净融资前三季度合计同比多增4.3万亿元,几乎是社融多增的全部来源。 结合今年财政发力方向来看,资金重点投向地方化债、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