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助太空探索“接地气”
Ren Min Ri Bao·2025-11-21 01:01
商业航天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国家航天体系的战略补充与完善。当下,我国"太空基建"稳步推进。随着 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大规模组网阶段,我国面临着"星多箭少"的突出矛盾,仅靠传统火箭,运力远远不 够。发展商业航天,为大规模"太空组网"提供运力保障,有助于确保我国在未来的太空竞争中不落后。 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引力二号等一批新型号商业火箭按计划展开设计、试验、发射。这些新型 运载工具的问世,将有效缓解卫星发射资源紧张的局面,支撑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 商业航天带来的不仅是发射机会的增加,还有技术路线的更多可能。与"国家队"相比,商业航天更机动 灵活。比如,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以其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成为全 球航天动力领域的新焦点;星河动力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大大降低火箭发动机制造成本。以市场机 制为助力,商业航天通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模式,获得许多科研单位的青睐,让太空探索更"接 地气",形成了对"国家队"的有效补充。 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尾拖烈焰,直奔苍穹,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 道。商业航天崭露头角,为航天事业注入新力量。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