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用电自由”是如何实现的
Sou Hu Cai Jing·2025-11-21 10:24
鲍南 "你想有光,就会有光"——实现"用电自由"的一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见证。中国用几十年的战略耐心,凭借独特的体制优势、强大的实干能力证明:造福 人民、向新而行,才是真正的制胜密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预测报告,随着各行业产能加速释放,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 万亿千瓦时。这将是继2024年中国全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后,全球能源领域迎来的第二个震撼 性"10万亿"。 中国电力工业的逆袭之路,还体现着另一种"优越感"——在技术进步奠定基本盘后,中国始终坚守公益 底线、守护"能源公平"。发起"户户通电"工程,从高原山巅到峡谷孤岛,宁愿一两百年收不回成本,也 要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力承诺。2015年,伴随果芒村和长江村正式通电,青海省最后9614户、3.98 万无电人口全部用上了电,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 如期实现。在社会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时,中国居民基本生活电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反观某些纯市 场导向的西方国家,电力首先被视为商品,电力系统高度碎片化且陈旧不堪,极端天气下动辄瘫痪,甚 至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