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新进展: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2日讯(记者宋雅静)11月22日9时32分,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 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至此,"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一期工程两台 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2020年9月4日开工建设,历经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过程,于2025 年10月11日装载核燃料,2025年11月3日反应堆首次临界。 并网现场 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 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基地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据估算将可以满足 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能够有效改善福建省"北电南送"的电力格局。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 水堆核电创新成果。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核 电建设的主力堆型,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充分印证了"中国方案"的先 进与可靠。 截至目前,漳州核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