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凌家滩遗址:探秘中华文明起源
Yang Shi Wang·2025-11-23 12:54
作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自1987年以来,凌家滩遗址历经16次科学发掘,已探明遗址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发掘出高等级"红烧土"建筑基址、庄 严的祭坛,以及遗存丰富的史前墓葬,一处处重要遗迹共同勾勒出一个距今5000多年的宏大"都邑"。 遗址先后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3000余件组,重达88公斤的大玉猪、史前最大的石钺,还有体现宗教礼仪的玉龟、玉版,显示出凌家滩已 经出现明确的等级制度和社会分工。灵动的玉人、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等器物,全景展示生活在凌家滩的古代先民们在玉器制 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精湛技艺和突出成就。无论是规模庞大的遗址,还是丰富精美的遗存,都揭示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凌家滩已经出现高度发达的史前 文明。 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中,凌家滩遗址被认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重要代表,它与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山西陶 寺、河南二里头等遗址,共同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多元一体"格局的文明演进路径,提供了关键样本和重要实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