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10家公司集体踩雷!监管、立案、警示函齐发,投资者如何见招拆招
短短一周内,10家上市公司接连曝出被立案调查、收到警示函或被实施风险警示的消息,从信披违规、资金占用到财务造假,风险链条环环相扣。 这场监管"雷暴"不仅揭开了部分上市公司隐匿的治理漏洞,更让投资者意识到——当前市场正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清算时刻。 11月第三周,证监会的立案通知书密集送达上市公司办公室。 2025年的A股市场,监管风暴来得比往年更猛烈。 豪尔赛(002963)和聚石化学(688669)均因信披违规被立案,尽管两家公司紧急声明"经营正常",但市场用脚投票,股价应声下跌。 真正的高风险区集中在ST长药(300391)和ST立方(300344)身上。 ST长药因"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立案,叠加净资产为负(2025年三季度末-6.43亿元)、141起诉讼(涉案金额18.85亿元)及子公司欠税1.2亿元, 已成为退市风险"火药桶"。 ST立方的立案时间可追溯至今年4月,若调查坐实财务造假,创业板强制退市规则将直接启动。 监管趋势显示,2025年至今已有100家上市公司或高管被立案,其中7月单月达15家峰值。 财务造假与信披违规成为重灾区,占比超九成。 地方证监局的警示函揭示了更普遍的违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