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业:从“价格战”到“服务战”

本报记者 矫月 王镜茹 "双11"已经过去,快递业涨价消息却没有停。"我们这轮涨价只针对特价电商轻件及大客户低价件,个 人散户寄件价格不变。"在广东省广州市,一家快递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1公斤价格大 概上浮2毛钱。 从浙江义乌率先设定1.2元单票底价,到广东跟进1.4元成本线要求,再到京津冀、华中地区集体跟 涨……目前,多地陆续采取切实行动,已有22个省份上调快递价格。 在业界看来,这轮快递涨价潮是行业打破"低价依赖症"、重构价值逻辑的关键尝试。然而,低价红利一 旦消退,新的考题又摆在面前:行业盈利模式该如何重塑?快递企业、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微妙的成本天 平又将向何处倾斜? 打破低价困局 本轮快递涨价潮始于快递重镇浙江省义乌市。今年7月份,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将快 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底价升至1.2元。随后,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 以上。9月份,上海5家加盟制快递企业同步宣布收件价格上调,涨幅在每单0.2元至0.4元之间。 截至目前,"三通一达"、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兔")等加盟制快递企业均已在核心区域 完成调价,电商客户1公斤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