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做科学家的“最佳队友”(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㉕)
Ren Min Ri Bao·2025-11-23 22:20

科研服务不该是单向的,而应在与学者们的沟通中形成启发和引导,让他们的"解题能力"更好匹配现实 所需 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科学家们是冲锋在前的"主角",我和同事们则在幕后默默支持他们。作为一名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愿以"科研铺路人""创新同行者"自勉。我的"主角故事",就是要让更多主角闪 耀登场。 如果把科研比作种庄稼,那么项目申报就是为创新"金种子"寻觅沃土、规划生长的过程。没有这关键的 第一步,许多优秀的构想便难以获得充分的滋养,甚至可能无法"开花结果"。但也恰是这第一步,让不 少科研人员犯了难。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他们"铺路架桥",打通从想法到项目的堵点。 记得一名刚回国的青年化学教师,怀揣"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前沿构想,却对申报流程和规范感到陌 生,几次申请都碰壁了。我陪着她反复打磨申报材料,将立意从宽泛的"机理探索"聚焦于具体的产业瓶 颈;把创新点从笼统的"新材料性能好"深化为"近表面氧迁移动态稳定机制"阐释……当项目最终获批国 家青年科学基金,她激动地对我说:"没有你,这个科研项目恐怕就只能停留在科学设想了。"所谓功成 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自己虽不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创造者,但能成为创新链条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