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在新疆产业链上游,保险如何成为风险治理的“前置力量”
从果园到棉田,从牧场到景区,越来越多的风险管理环节正在前移。保险不再只在理赔环节出现,而是以预警、查勘、风控、减损等方式嵌入产 业链前中后端,这也成为新疆近年来产业生态变化中被频繁提及的一股力量。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的背景下,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一张覆盖农业、工业、文旅在内的"风险治理网",正在悄然成形。 在当地多位基层一线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看来,"现在保险更多是在前面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后面赔钱。" 风险治理前移:从灾后补偿到灾前防御 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红旗坡农场,上午的阳光照亮了果园上方成片架设的屋脊型防雹网。这里是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核心产区,也是冰雹灾害 频发的敏感区域。 阿克苏丰庆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民超直言,"冰糖心"的好坏就看品相,一旦遇上冰雹,被打几个疤,直接从"特级果"变成"次果",价格相 差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防雹网的建设成本并不低。 "建手动模式的防雹网都要每亩地六七千元,电动模式、全智能的更贵,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人保财险阿克苏公司直接跟我们对接并推 动起来了。"杜民超说道。 据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军介绍,阿克苏红旗坡区域地处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