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危矣
《哪吒之魔童闹海》结束放映后,2025年的电影市场奇妙地一路出溜了下去。整个清明、五一、十一档电影票房同比下滑超过一半,3至6月的票房甚至跌 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这让众多影院饱尝寒冬:第二季度,影院上座率仅为7.2%,观影人次同比下滑34.6%,同样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空场率高达四成(即40%的排映场没有观众),这对于重资产运营,极度依赖票房收入的影院来说,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比起上游制作方,影院的高风 险来自高昂的固定成本和折旧率,具有显著的高经营杠杆特征。一旦上游河水变细,这些刚性的成本就会导致影院现金流枯竭,迅速陷入亏损。 各大影城,正在这一危机中努力自救。 断臂求生、艰难转型 一段金逸影城大股东正在寻找买家的截图,近日在微信群中疯传。 从截图来看,金逸影城正意图一次性"平价转让"40%的控股权。转让不追求溢价,只求平价脱手。 秋风凛冽的电影票房市场冲击的不只是制作者,更直接和猛烈地感受到这一冲击的,还有电影产业的下游、直接链接消费端的电影院。 从经营财务数据来看,金逸影城2025年前三季度虽呈现"归母净利润1898.32万元同比扭亏"的表面利好,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028.26万元,筹资活动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