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权到调价,合资品牌在中国“量身”造车
Xin Jing Bao·2025-11-24 04:52
广州车展正在举行。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1085台展车中629台新能源车型占据半壁江山,93台首发新 车里合资品牌贡献近半数席位。 面对前10个月自主品牌65%的零售市占率和46.7%的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一汽丰田、上汽大众、东 风日产以及BBA等合资乃至豪华品牌巨头不再固守"全球模板",而是带着本土化研发的新车与技术亮 相,从战略放权到产品落地,这些合资企业正在尝试把住中国车市的脉搏。 战略放权,本土团队接过"方向盘" 在上汽大众朗逸Pro的亮相现场,主持人用四川话喊出"打开空调,播放川剧选段",中控屏迅速响应。 这款限时8.88万元起售的"国民家轿",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与科大讯飞(002230)语音系统,支持四 川话、粤语等方言识别,还能联动腾讯生态。一汽-大众也带来了ID.4 CROZZ智驾版的演示:其搭载了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能精准识别中文路牌信息,中控屏升级为12.9英寸并搭载ID.S 5.0车机系统,内置 本土化应用,操作流程更贴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 跨国车企过去习惯于"一款车卖全球",这条路在中国市场已渐渐行不通。当自主品牌凭借对本土需求的 精准把握持续挤压市场空间,合资品牌终于意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