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代表篡改报告骗保获刑,守护医保“救命钱”再敲警钟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2025-11-24 06: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国家医保局官微近日披露,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某医药公司医药代表陆某为提 升个人销售业绩,篡改三名患者基因检测报告,致使不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使用肿瘤靶向药并报销医 保,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判决书载明,陆某主要负责推广肺癌靶向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片,该药获批可用于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但为完成销售指标,陆某在明知患 者EGFRT790M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不符合用药条件的情况下,使用软件将患者报告中的"阴 性"结果篡改至"阳性"。 凭借虚假的阳性检测报告,患者在医院违规获得医保报销的奥希替尼,合计造成国家医保基金损失 27540元。经法院审理,最终判决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 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发还。 医保基金作为参保人的"救命钱",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至关重要。然而,庞大的基金体量也让 部分利益相关方受利驱动铤而走险,骗保行为时有发生。从近年监管实践看,我国对医保骗保的打击已 日趋常态化、制度化,如何进一步筑牢基金安全防线,成为社会关注的关键。 乱象频现 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