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视化不是贴图表:X工厂的教训
3 6 Ke·2025-11-24 08:33

很多工厂这几年都在"学先进":上墙的是五颜六色的KPI图表,车间里插满了看板、灯号、电子大屏, 数据天天在更新,现场却越来越"疲惫"。管理层觉得:投入不小,会议不少,为什么产量没上去、质量 没稳定,反而感觉人更忙、问题更多?一线员工更直接:写不完的记录、画不完的曲线,却看不到这些 东西到底帮自己解决了什么。 相比之下,X 工厂的运作方式显得原始得多:每个工位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排计划、定节奏,没有统一的 节拍,也没有现场的实时指挥。想知道生产情况?只能一层层问下去,靠人"口口相传"。信息慢、节奏 乱、异常难以被及时发现。 受这次参观启发,X 工厂经理决定大刀阔斧推进"可视化"。他把能找到的所有 KPI 都做成图表,贴满车 间,希望复制客户工厂的管理模式。 然而真正的结果却令他意外——效率没上升,质量没变好,现场反而怨声载道。 对一线员工来说,可视化意味着更多记录、更多表格、更多手工统计。大家很快形成共识:"可视化= 增加工作量",自然也就开始排斥所有相关措施。 X 工厂的可视化改革,最终陷入了一个典型的困境:忙着做图表,却没有让图表真正发挥价值。 表面上看,是可视化、数字化、KPI推进没做好;本质上,是把"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