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部署医务社工 北京颇下实功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11-24 23:08

日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康复科的医务社工在为患儿辅导功课。本报记者 熊 建摄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志愿者走进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石小学,为该校教职工测 量血压、问诊把脉,并提供食疗保健、中医调理等咨询服务,送去养生知识,守护教职工健康。图为志 愿者为教职工定位面部穴位。熊军万摄(人民视觉) 5年前,"医务社工"对大多数北京市民和医疗机构来说还比较陌生。如今,全市共有医务社会工作者787 人,统筹志愿者9803人,这支队伍已悄然融入29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已基本覆盖 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全过程,成为与医疗工作相辅相成的一股温暖支撑力量。 这一变化,始于2020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系统布局与持续推动。北京市具体是如何推动医务社工工作 的?取得了哪些经验?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徐长顺。 前瞻设计:让医务社工发展有章可循 记者:北京市是如何从政策层面,为医务社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 徐长顺:发展之初,政策先行。2020年10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发展医务社会 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为这项工作的目标、内容、岗位和保障画出清晰蓝图。随后几年,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