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询价转让不能从根本解决股东减持问题

正因股价未现剧烈波动,舆论对询价转让一片叫好。然而,询价转让并非"一贴了之"的灵丹妙药, 更无法根治A股减持顽疾。 首先,询价转让并非对所有原始股东都适用。机构不是"活雷锋",愿意接盘,要么看好公司基本 面,要么认为价位足够便宜。因此,他们只肯为优质公司或低价筹码买单,平庸公司或高位股票很难请 动这些"接盘侠"。 其次,拉长视角看,询价转让并未消除减持压力,只是延后。受让股份有6个月锁定期,期满后机 构同样要套现;无论谁接盘,最终筹码都要市场消化。一旦行情转弱,扩容带来的抛压仍会显现。 因此,询价转让治不了A股减持"顽疾",必须对症下药、釜底抽薪:一是优化股权结构,把控股股 东及实控人持股压到30%以内,首发限售股总量控制在50%以内;二是升级减持规则,股价破发、分红 未达募资额或业绩"变脸"的,首发前股份一律不得减持。只有制度"扎紧篱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减持 难题。(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最近,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公司第三大股东黄世霖询价转让1%股份一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也 引发市场对"询价转让"这一减持方式的聚焦。黄世霖本次拟转让4563.24万股,按初步确定的376.12元/ 股计算,将套现近17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