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的话语转换与文化适配
Yang Shi Wang·2025-11-25 08: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一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 循。马克思主义发源于欧洲,其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跨文化对话与融合实 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话语表达上推动马克思主义 实现本土化转化,在文化内涵上完成创造性适配,让这一外来理论真正扎根中国大地、融入民族文化, 成为引领发展的思想旗帜。这一历程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力量,也深刻展现了中华文化的 开放包容特质,为跨文化传播中真理互通、文明互鉴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话语转换的跨文化逻辑与历史演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 张一脉相承,为二者的文化适配奠定了天然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坚定的践行者与传承者,精准把握 这种契合契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深度融通与价值共生,在思想内核与实践 路径上相互成就。 老一辈革命家既深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又深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