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金融危机:泰铢一泻千里,只因两大基金的“狙击”

第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国际游资太多。要知道,各国自身其实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了发展,必须要借外债;而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当时年均经济增长率逼近 10%,这么高的回报,国际资本市场也乐得借给它们。双方一拍即合,热钱涌入,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债要是借得合适,可以用别人的钱生钱,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可债要是借多了,就麻烦了。截至1997年6月底,除了中国、日本外,东亚经济体总共借了 3700亿美元的外债,东南亚国家的短期外债占比有时候高达三四成。与此同时,泰国和印尼的外汇储备还比短期外债更低,完全不够还债。 在经济全球化、欧美产业一波一波地往亚洲大转移的背景下,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亚洲各国经济腾飞。 除了日本以外,像什么"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还有稍后一段时间的"亚洲四小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一片烈 火烹油、鲜花着锦,好不热闹。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人多。人多,劳动力便宜,就很容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及时吸引并利用好外国的资 金和先进技术,也能够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从而加快自身发展进程。 高速发展当然是好事,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