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名单背后的“新三样”崛起密码
科技人才的流向与价值认同,正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最新增选名单上悄然发生历史性转折。11月21日上 午,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三位民企专家进入新当选院士名单。这背后,彰显了中国民 营科技力量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回顾以往,民企科学家跻身院士行列的案例凤毛麟角。有专家此前表示,今年的变化符合多年来的院士 制度改革趋势,即自然科学回归重大理论发现、工程科学回归解决重大问题的既定轨道。 实际上,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 一项报告提到,在各类创新主体中,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更为强劲,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 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 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上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创新代表,现年57岁的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此次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德时代 在创业板上市之际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即提到,作为应用化学博士、无机化工高级工程师的吴凯是彼时 公司拥有的5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以吴凯等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团队以自主研 发的方式进行的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