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专访|星星充电李宏庆:未来三年,自动充电系统将广泛应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2025-11-27 14: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焦文娟广州报道 充电行业的竞争,正从拼规模的上半场进入拼技术、拼体验的下半场。 根据国家能源局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1864.5万个, 同比增长54%。桩车增量比稳定在1:1.9,意味着"量"的短缺已基本解决。 市场格局亦趋于稳定,TOP15企业合计占据83.8%的份额,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组成第一梯队,运营规模均突破60万 个。 尽管充电桩总量持续增长,但功率不足也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全国 公共充电桩平均功率仅为44.69千瓦 。这意味着多数标称"快充"的设施,实际仍难以实现"一刻钟补能"。 为解决效率痛点,主机厂与充电运营商将超快充作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 今年3月,比亚迪率先亮出兆瓦闪充的技术牌;4月,星星充电发布了 "液冷超充 2.0"两兆瓦超充系统,将聚合功率池能力提升至 10兆瓦,可实现 "10分钟内为重卡补电 80%";同月,极氪也发布了1.3兆瓦全液冷极充桩;宁德时代则推出了12C充电倍率的第 二代神行超充电。 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