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仿制药杀到家门口,国产仿制药如何打破增长天花板
曾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印度药企以每片0.215元的"地板价"中标,将原研药20倍高价 碾压的同时,也让国内仿制药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狼真的来了!"在最近一轮国家药品集采中,5家印度知名制药企业首次集体突围,拿下7个品种,创下 历届国采印度药企中标数之最。 印度熙德隆(Hetero Labs)的中标价格仅为每片0.215元,作为对比,阿斯利康原研药的价格为每片4.36 元,仿制药的价格不到原研药的二十分之一。 在第十一批国家集采中,不止熙德隆,西普拉(Cipla)、安诺拉(Annora Pharma)、纳科(Natco Pharma)等印度药企也成功中标。 此次集采也被视为印度仿制药正式叩开中国主流医药市场大门的"信号弹",市场将进入到新的竞争阶 段。而这次,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 印度仿制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在全球仿制药版图上,印度始终是个绕不开的"狠角色"。 印度药企之所以能给出如此低的价格,一方面是产能优势,以熙德隆为例,其产线利用率仅约50%,全 球布局的多个生产基地存在大量富余产能;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成本,在印度,人工成本只有中国的1/2 到1/3,生物等效性试验费用仅为15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