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唱多”中国资产,硬科技成为新坐标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2025年末,外资机构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出现标志性转变。 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顶级投行近期密集发布报告,不约而同地看多中国科技板块。与 此同时,一批外资有限合伙人(LP)加速重返中国一级市场,聚集于科技赛道。一场基于中国科技硬核创 新与估值优势的资金配置潮正悄然兴起。 (资料图) 看多中国科技股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6年展望报告,集体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配置价值, 瑞银在11月最新发布的2026年展望中,将恒生科技指数目标位设定在7100点。值得一提的是,该目标较 11月28日收盘价5599点高出近27%,显示出强劲的上涨预期。瑞银将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2026年 年末目标设定为100点,较当前水平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表示,中国科技公司明年盈利增幅或高达37%, 且强调当前"中国科技股仍不贵"。 这一判断得到多家机构共鸣。富达国际全球多元化资产投资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展望2026年,对 中国的股票市场更为乐观,尤其看好科技股板块。而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Niamh Bro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