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路径,纵观国产大模型逆袭之路
Tebon Securities·2024-07-05 01:07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计算机 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024年7月4日 从技术路径,纵观国产大模型逆袭之路 0 证券分析师 姓名:陈涵泊 资格编号:S0120524040004 邮箱:chenhb3@tebon.com.cn 研究助理 姓名:王思 邮箱:wangsi@tebon.com.cn 核心逻辑 海外大模型龙头轮番抢占性能第一宝座,比拼整体性能和多模态交互。 大模型的宝座三次更迭:初代GPT-4o自我革命,持续刷新综合性能;二代谷歌Gemini更极限的上下文理解、更低延时; 翘楚Claude3.5聚焦视觉和交互体验。 大模型高地争夺:多模态的理解和响应,原生多模态技术比拼。大模型的效果取决于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毫秒级响应, 更先进的视觉与音频理解能力,智能感知语气与语态。端到端原生多模态技术、统一神经网络,是竞争的主要角力点。 大模型的比较维度升级:从模型到叠加终端,跨设备的使用效果体验。如谷歌推出AI Agent项目Astra模型,可以手 机、眼睛镜头对准身边的物品,并向Project Astra提出一些疑问,它几乎能做到零延时地准确回答。 国内大模型逆袭之路:聚焦长文本,降价迭代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