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周支架集采“血战” ,谁的底气更足?
思宇MedTech·2025-01-26 23:56

文章来源:心未来;编辑:Sophia 转载要求:如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心未来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常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使用进口耗材还是国产耗材。 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主要差异往往体现在"精细程度"上 。国产外周支架 的一个明显劣势在于缺乏长期使用数据和临床积累,尤其是在产品售后和随访方面,往往只是"走个形式"。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已经给予了国内企业足够长的时间来发展和成长。 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不可能永远保护国内企业,它们必须学会独立面对各种 挑战。 # 外企低价领跑全场 相比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的降价幅度更大一些。外周血管支架的作用机理与心脏支架类似,通过支撑、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外周血管改善血流供应状况,帮 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在集采之前,外周支架的价格从1万多元到5万元不等。 此次外周血管支架集采中,需求量达25.8万个,18家企业中标 ,包括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以及上海美创医疗、归创 通桥等内资企业,其中 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超过90%的份额 。在三个外周血管支架组别中,康蒂思以2280元的最低价中标,波士顿科学在静脉支架A竞 价单元中给出3080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