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全网流量百万的研报是怎么生产的?丨大北窑14F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蒲凡 报告似乎就是每个投资人社群最重要的"社交货币"。 作者丨蒲凡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前段时间,一篇来自德意志银行的报告频繁出现在投资人的社群里。这篇报告的标题就很吸睛,叫《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 刻》——这是一个典故,概念源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斯普特尼克1号"的升 空震惊了美国,促使其加速太空竞赛,才有了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星球大战计划——德银的分析师认为以ChatGPT 为代表的AI产品横空出世,同样带给了中国人强烈的集体刺激,一场将铭记在历史上的变革即将开始。 具体内容就更刺激了。概括起来,通篇有3个重要观点:中国股市即将走出"折价"的周期,并将一举突破高点;贸易战不会对 中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未来全世界将不得不"做多中国"。 但很快,这篇"做多"的报告,自身被"做空"了。有人说,德银业务能力就不行,作为投行近二十年股价下跌了 70% ,相比之 下标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