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模型 “吞噬” 垂类应用,教育 AI 如何成为例外?
晚点LatePost·2025-04-16 15:37
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教育的复杂需求,给了教育 AI 落地的机会。今年 3 月国外知名投资机构 A16Z 发布了全球最赚钱的前 50 个 AI 应用收入,数学解题、语言学习的应用贡献了前 50 总收入的 8%。 这些学习类 AI 的底层依然是通用大模型,但它们找到了刚需场景,提供了比通用大模型更好的解决 方案。当底层模型趋同时,安全专业的服务、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才是留存用户的关键。 抢滩教育 AI,猿辅导这次赌对了吗? AI 正以迅猛的速度追赶人类智力。当大模型在越来越多垂直领域上持续进步,创业公司们还有生存空 间吗? AI 应用创业公司最近一次感到恐慌,来自 GPT-4o 文生图功能的更新,其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刷爆 社交媒体,效果超过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Gemini 等对手。"复杂工程化注定会被模型碾 碎",资深产品设计师 "歸藏" 说,"如今都被一个简单对话界面所取代。" 在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王向东看来,大模型吞噬垂类应用的事情,在教育行业不会发生。 他认为文生图的需求简单、标准化,而教育需求极度复杂且非标。中小学生的需求包括作业检查、知 识讲解、错题总结、心理陪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