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客专栏 | 从大宗估值角度看铜之强
对冲研投·2025-05-13 12:04
以下文章来源于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作者有色组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 来源 |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核心逻辑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众所周知,所有大宗商品各品种的供需平衡均为基础。当一个品种供应过剩且表现较为明显的情况下,该品种的成本估值即成为价格的 有力支持,而当一个品种供应明显短缺的情况下,成本估值仅作为参考依据且明显失效。 我们按照当下有色金属以及黑色、能化种挑选较为代表性的品种,其中有色作为全品种考量对象,黑色挑选铁矿作为观察品种,能化挑 选原油作为观察品种,以单品种过剩占比来衡量该品种在未来3-5年内表现强弱(即过剩量级/产量),以及是否采用成本估值计价。 (负数为短缺,正数为过剩,数值大小代表过剩或短缺具体情况) 其中,对于铜品种而言,考虑铜定价更多倾向于粗炼平衡(详见铜二季度报),故铜品种过剩占比选取粗炼及全口径两个平衡用以参 照,粗铜与粗锌过剩占比作为标的对比;同时,铝、镍品种由于定价及利润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有色金属,故未选取铝土矿及红土镍 矿成本作为参照,仅选取电解铝及镍中间品作为矿端成本参照物;另外,考虑铅品种市场参与基本以产业链居多,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