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的遮羞布被掀开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电影《终极对弈》 "企业做宣传时,讲得天花乱坠,说是端到端、数据驱动,有各种各样的新词,但对普通消费者来 说,很简单,上车以后 5 分钟能不能感觉产品是完全与众不同的,是可以信赖的,这样的产品才能 去卖。"今年年初,地平线苏箐在媒体交流会中有感而发的这段话,仍旧警示车圈智驾生态。 去年一整年,车企都在做端到端。华为、理想、小鹏和海外的特斯拉已经证明,端到端模型训练出的 自动驾驶软件可以上路——至少在大部分时候如此。 端到端是一个黑盒系统,其逻辑是通过神经网络模拟人类行为,通过概率模型总结出来的驾驶策略, 存在出现问题的概率,且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关于蔚小理华的上一代架构,虎嗅 汽车团队曾在 《抄不了特斯拉的作业,"蔚小理华"可咋整》 一文中有过详细解析 ) 端到端思路来源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本质是把智驾算法简单化,再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来补 足软件能力。 但一些车企已经发现,端到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当智能驾驶要往更安全、人类干预更少的 L3 方向 进阶,就要想办法补上端到端的漏洞。 于是车企们甩出一堆新的名词——世界模型、VLA、基座模型......这些 ...